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暮色四合,石库门的天井里弥漫着劣质煤烟和各家饭菜混杂的气息。

    水龙头前挤着淘米洗菜的人,水声哗啦,夹杂着邻居们的说话声。

    阳光明拖着略显疲惫却难掩兴奋的步伐,踏进那扇沉重的黑漆大门。

    “哦哟,明明回来啦?”

    正在水龙头下仔细淘洗着米粒的陈阿婆抬头,脸上带着惯有的慈和,“今朝又出去寻工作啦?不要急,慢慢来。”话语里是善意的安慰。

    “哎,阿婆,回来了。”阳光明笑着应道。

    灶披间的冯师母蔺凤娇端着洗好的青菜,刚转身,看到阳光明,温和地点点头:“明明,出去一天辛苦了。”

    她家与阳家关系尚可,冯师母说话时也略略透着亲热。

    冯老师冯运良正在自家搭在天井角落的棚子下摆弄煤炉,闻声推了推眼镜,朝阳光明看了一眼,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

    头顶晒台上传来锅铲刮擦铁锅的刺耳噪音,还有女人尖利的数落声:

    “赵爱华!你眼睛生头顶心浪厢啊?叫你看好建平,你看看他,又蹭了一身煤灰,你当洗衣服不要肥皂粉啊?败家精!”

    这是三层阁赵家的何彩云在训斥只有十岁的女儿。

    尽管何彩云的四个孩子里只有赵爱华这一个女儿,可她重男轻女的性子并没有因此改变。

    因为冯老师家改造了原本的灶披间入驻,一楼的冯家和陈家就在天井里各搭了一个灶棚,两家都在天井做饭。

    二楼的阳光明家和三层阁的赵家,则在二楼晒台的角落各搭了一个灶棚,两家做饭都在晒台。

    但石库门的水龙头只有一个,四家接水洗衣服都要在天井,也就是院子里。

    四家人晾衣服,同样都要抢占晒台。

    就因为抢水、占晒台这点小事儿,四家人经常会发生一些小摩擦。

    紧接着,何彩云刻薄的声音又响起来,显然是故意提高了嗓门,让天井里的人都能听见:

    “哦哟,阿拉屋里厢的‘大学生’又玩了一天回来啦?

    工作寻着伐?街道催命鬼一样,你倒笃定嘛!

    再寻不着,真要去乡下吃西北风了!

    别个人是响应号召光荣下乡,你这种蹲在屋里厢吃白饭的,啧啧……”

    那嘲讽的尾音拖得老长。

    她的丈夫赵铁民似乎在晒台那边应和了一声,闷闷的,听不真切,但刮锅底的声音更响了,似乎带着一股烦躁和莫名的优越感。

    阳光明对晒台飘来的酸话置若罔闻,脸上笑容不变,目光穿过天井里忙碌的人群,径直上了二楼。

    姆妈张秀英正站在二楼自家门口(石库门格局,二楼前楼房间门开向公共走廊,能俯瞰天井),手里拿着个空盆,眉头紧锁,眼神焦虑地扫视着天井,显然在等他。

    “姆妈!”阳光明快步走上狭窄陡峭的楼梯。

    张秀英一看到他,紧绷的神经似乎松了一下,随即又被更深的担忧取代,习惯性地唠叨起来:

    “明明!你又跑到啥地方去啦?一跑就是一天!工作工作寻不着,饭也不晓得吃!

    中饭吃了伐?肚皮饿伐?肯定又饿肚皮了!

    你看看你……”

    她一边说,一边习惯性地想找点东西给儿子吃。

    “姆妈,你放心,中饭我吃过了。”阳光明看着母亲疲惫又担忧的脸,心头一暖,赶紧回答,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雀跃。

    “吃过了?你拿啥吃?啃你口袋里的硬馒头?”张秀英显然不信,眉头拧得更紧,“你不要骗姆妈!屋里厢再难,一顿饭总归有你吃的!你……”

    “是真的吃过了!”

    阳光明打断母亲的担忧,脸上绽开一个灿烂的笑容,凑近了些,压低声音,却清晰地吐出让张秀英瞬间石化的字眼:“在饭店吃的!老正兴!”

    “啥?老……老正兴?”张秀英像被针扎了,声音陡然拔高,在相对安静的二楼走廊里显得格外突兀。

    天井里正在洗菜的冯师母、淘米的陈阿婆都下意识地抬头望了一眼。晒台那边,刮锅底的声音也顿了一下。

    张秀英猛地意识到不妥,一把抓住儿子的胳膊,指甲几乎掐进肉里,眼睛瞪得溜圆,声音压得极低,带着惊恐:

    “你……你个小赤佬!你昏头啦?老正兴-->>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