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天幕银光流转,将北平城外的狼藉与喧嚣渐渐拉远。

    画面中,代表着南军的混乱洪流,如同退潮般向着德州方向狼狈涌去。旗帜歪斜,甲胄不全,士卒垂头丧气,哪里还有半分五十万大军出征时的煌煌气象?天幕冰冷标注:

    【李景隆率残部撤回德州,郑村坝之战结束。南军丧师十余万人。】

    数字触目惊心!十余万条性命,连同堆积如山的军资,一同埋葬在了北平城外的寒冬里。这已不是简单的溃败,而是一场伤筋动骨的大败!

    画面切换,回到熟悉的北平城。

    城门洞开,旌旗招展。建文元年十一月初九日,燕王朱棣一身戎装,在军民山呼海啸般的“千岁”声中,昂然入城。然而,他脸上并无多少大胜后的狂喜,反而带着一丝沉郁的肃杀。

    入城稍定,画面便聚焦于燕王府书房。朱棣伏案疾书,笔锋如刀,力透纸背!

    他并非书写捷报,而是向远在南京的朝廷,向那位年轻的建文皇帝,呈上了一道言辞激烈、直指要害的奏疏!天幕文字浮现其核心:

    【朱棣上书朝廷,痛陈齐泰、黄子澄构陷宗藩、离间天家骨肉之罪!】

    这封奏疏,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它不再是军事层面的胜负手,而是将矛头直指建文朝堂的核心决策层,直指这场滔天大祸的源头——削藩的始作俑者!

    “齐泰!黄子澄!又是这两个名字!”

    奉天殿内,朱元璋的咆哮如同滚雷炸响!他猛地从御座上站起,一双龙目精光四射,死死盯着天幕上那奏疏中反复出现的两个名字!

    一股压抑了许久的、针对未来“祸乱朝纲”之臣的暴戾杀机,轰然爆发!

    “吏部尚书何在?!”朱元璋的声音如同冰刀刮骨。

    阶下,吏部尚书一个激灵,慌忙出列,扑通跪倒:“臣…臣在!”

    “给咱查!”朱元璋手指几乎要戳破天幕,唾沫星子喷了吏部尚书一脸,“查遍洪武十三年所有在籍官员、候补官员、国子监生员!哪怕是个刚进学的秀才童生,只要他叫齐泰或者黄子澄,或者名字沾边、听着像的,都给咱揪出来!一个不漏!”

    他眼中闪烁着凶光,仿佛已经看到了这两个未来“奸臣”的雏形:

    “查出来之后呢?”朱元璋狞笑一声,语气森然,“给咱盯死了!重点‘关照’!记录在案!咱倒要看看,是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混账,敢在咱死后,撺掇允炆那孩子干出这等骨肉相残的蠢事!咱现在收拾不了建文朝的他们,还收拾不了洪武朝的小虾米?!”

    吏部尚书汗如雨下,连连叩首:“臣遵旨!臣立刻去办!掘地三尺也必将此二人…或其同音者…查个水落石出!”

    他心中叫苦不迭,这“关照”二字,怕是要让未来叫这两个名字的人,仕途从此一片灰暗,甚至…性命堪忧了。老朱这分明是提前磨刀,准备提前算账!

    就在吏部尚书领命,心惊胆战退下之时,勋贵班列中,猛地爆发出一个压抑不住、充满了劫后余生狂喜的欢呼!

    “削了!削得好啊!陛下!燕王殿下英明!削得好啊!”江阴侯吴良,这位之前差点被儿子吴高吓瘫的老将,此刻竟激动得老脸通红,手舞足蹈,恨不得原地蹦上几蹦!

    他看着天幕上那行冰冷的文字:

    【十二月,朱棣用反间计,令辽东守将吴高被削爵贬黜,消除东北方向后顾之忧。】

    “削爵!贬黜!哈哈哈!”吴良激动得语无伦次,“燕王殿下大恩!这是救我吴家满门啊!逆子吴高!虽然丢了官爵,但命保住了!命保住了!我吴家也保住了!哈哈哈!燕王殿下千岁!”

    他此刻对朱棣的感激,简直如滔滔江水,浑然忘了之前还想掐死这个“惹祸精”儿子。削爵贬黜?在灭九族的大祸面前,这简直是天大的恩典和最好的结局!

    吴良的狂喜,如同尖刺,狠狠扎在了旁边瞿通的心上。

    瞿通伸长了脖子,眼巴巴地盯着天幕,希望能看到关于自己儿子瞿能的只言片语。是褒奖?是贬斥?哪怕像吴高一样被削爵也好啊!至少有个准信!

    然而,天幕银光流转,关于郑村坝之后的战事信息已然播报完毕,开始转向其他画面。瞿能的名字,再未出现。

    瞿通眼中那点微弱的希望之光,瞬间黯淡下去,整个人如同泄了气的皮球,肩膀都耷拉了下来。他羡慕地看着手舞足蹈的吴良,嘴里泛起一股浓重的酸涩和担忧。没有消息…是吉是凶?儿子瞿能,在建文朝的未来…究竟如何-->>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