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天幕幽光流转,映照着奉天殿内一片死寂的沉重。

    朱元璋喷出的那口鲜血,如同刺目的烙印,染红了冰冷的御阶,也灼伤了所有人的眼。

    帝王的悲恸、未来的惨烈厮杀、骨肉至亲的猜忌与隔绝……这一切都沉甸甸地压在心头,压得人喘不过气。

    然而,天幕那冰冷的金属音,并未因人间帝王的吐血而有丝毫迟滞。它如同最无情的史官,继续翻开了那名为“建文”的、注定充满血腥与动荡的新篇章: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乙酉,太祖朱元璋驾崩。】

    【皇太孙朱允炆奉遗诏继皇帝位,次年改元建文。】

    【新帝登基,龙椅未暖——】

    【洪武三十一年,七月。】

    【削藩之议,骤起!】

    【建文帝朱允炆,在齐泰、黄子澄等心腹文臣的推动下,】

    【悍然挥刀,斩向自己的皇叔们!】

    “七月?!”

    “才……才两个月?!”

    “削藩?!”

    整个奉天殿瞬间炸开了锅!短暂的死寂被难以置信的惊呼打破!

    所有人都被这消息的急迫与决绝惊得目瞪口呆!太祖尸骨未寒,新帝登基仅月余,刀锋便已直指宗室亲王?!

    勋贵席上,韩国公李善长那一直半阖的老眼猛地睁开,浑浊的眼底闪过一丝“果然如此”的了然,随即又被更深沉的忧虑覆盖。

    魏国公徐达眉头紧锁,与身旁的曹国公李文忠交换了一个无比凝重的眼神。

    他们这些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老帅,比谁都清楚“削藩”这两个字背后蕴含的血腥风暴!

    历史上那些触目惊心的教训——七国之乱,八王之乱……哪一次不是杀得山河破碎、民不聊生?

    他们心中对太祖分封诸王本就存有疑虑,只是慑于帝王威权,无人敢公开反对罢了。

    此刻天幕点破,那份压抑已久的不安与不赞同,瞬间化为实质的忧虑。

    “混账!竖子!!”一声暴怒的咆哮从御阶上炸响!

    朱元璋猛地推开搀扶的内侍,摇摇晃晃地站起!

    他顾不得擦拭嘴角的血迹,双目赤红,如同被激怒的雄狮,死死盯着天幕上“削藩”二字,胸膛剧烈起伏!

    才两个月!允炆这个孽障,就迫不及待地要对他亲叔叔们动手了?!

    他分封诸子,镇守四方,拱卫中央,何错之有?!这竖子如此急不可耐,分明是……分明是懦弱无能!是掌控不了局面!是怕!

    一股巨大的、被忤逆的愤怒和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失望,瞬间淹没了朱元璋。

    他猛地扭头看向身旁脸色同样苍白的朱标,声音嘶哑,带着无尽的悲愤与固执的肯定:

    “标儿!你看见了吗?!若是你!若是你坐在那个位置上!这些混账东西,谁敢不服?!谁敢炸刺?!何须搞什么削藩?!他们只会俯首帖耳,尽心辅佐!允炆……允炆他……他担不起这江山啊!”

    他将所有的过错,都归结于孙子的无能,却固执地不肯承认自己分封制本身埋下的巨大祸根。

    天幕的幽光闪烁,继续剖析着建文朝廷内部那看似统一、实则暗藏分歧的削藩决策:

    【削藩之议,在建文朝廷内部,几无阻力。】

    【勋贵凋零殆尽,武将噤若寒蝉。】

    【文官集团,上至六部九卿,下至地方清流,对此皆持赞同态度。】

    【藩王坐大,尾大不掉,威胁中央,乃朝野共识。】

    【唯一的分歧在于——】

    【先削谁?】

    冰冷的金属音微微一顿,天幕上幽光凝聚,开始罗列洪武朝分封的诸王名录,如同在清点即将被送上祭坛的牺牲品:

    【诸藩名录:】

    【秦王樉(已薨,世子尚幼)——封国:西安】

    【晋王棡(已薨,世子尚幼)——封国:太原】

    【燕王棣——封国:北平】

    【周王橚——封国:开封】

    【齐王榑——封国:青州】

    【代王桂——封国:大同】

    【岷王楩——封国:岷州】

    【谷王橞——封国:宣府】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