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6:从鉴宝捡漏开始逆袭 第六十三章 正确的选择(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打开一看,里面正是昨天鉴宝翡翠佛头碎裂的玉衣。

    邵卫国清了清嗓子,“诸位,今天实在是不好意思,唐先生下午有事要外出,所以……”

    “怎么搞的,我早上就来了,排队到现在,好不容易要到我了!”

    “就是就是,开店要讲信誉,怎么说关门就关门呢?”

    “而且这还是开业第二天,这样做,有些不厚道吧……”

    他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几人冲天而起的怨气给怼了回去。

    不过邵卫国早就提前想好了对策,以前他在钢铁厂的时候,就是主要负责和客户对接。

    酒桌上谈生意,做完了这些才会回到生产线上,因此,他和人打交道的经验十分丰厚。

    突然间闭门整顿,客人们自然是不乐意的,可若是补偿到位,一切其实也都好说。

    “诸位!诸位!先听我说,我们唐老板是想要给各位提供更好的鉴宝服务,所以从明天开始,采取预约排队制,留下联系方式,人就不用到店面来了,轮到你,则会有人专门发送寻呼机消息,或者打电话通知!”

    “一天的预约名额只有十二个,先到先得,填写资料的,可以领取碎玉衣一块!”

    这话一出,客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怨气顿时消散得一干二净,纷纷抢着上来登记。

    不多时,人人手持一块碎玉片,随后心满意足地离开。

    毕竟翡翠玉佛头他们买不起,但能得到一块从其身上剥落下来的玉片也是不错的。

    邵卫国这一手巧妙方案,既安抚了顾客们的情绪,同样也提前收集了信息。

    这样一幕落在唐东明眼中,让他不禁下意识地点头,看来让好兄弟过来帮忙是个十分正确的选择。

    随着最后一个客人离开,箱子里面的玉衣碎片也正好发完。

    三人关上玻璃大门,用厚实的铁链锁上卷帘门,再合上大铁门。

    在这几重保护之下,怕是有贼心之人也不敢贸然擅闯。

    更何况,在展览柜前,赵文卓还用上了银行同款的红外防盗技术。

    一旦有人触发了警报,那么三分钟内,公安同志就会抵达将这里包围。

    三人上了大街,此刻天上冬日暖阳倾洒下来,像是泡温泉一般舒畅。

    “东明哥,这次去类山村,是要找那个秦姓老爷爷吗?”

    “嗯!”

    唐东明应了一声,随后抬头看天。

    那个神秘的老者,究竟是什么身份?

    大巴车摇摇晃晃地走过雪融化后形成的泥巴路,没过多久就抵达了雷山村。

    或许是山上升温比较快,屋檐上的积雪在阳光的映照之下快速地化为水滴,在门前屋后形成一个小水坑。

    滴答滴答的清脆声回荡在耳畔,令人精神一振。

    唐东明从车上下来,不由得深呼吸了好几下。

    乡下的空气就是要比城里清新许多,毕竟这里没有工厂,不会受到工业废气的污染。

    对于邵卫国,他也是第一次来到乡村,父母或许在年轻的时候下过乡,但那会的村子肯定也不是这般光景。

    总之,周围的一切都显得十分新奇。

    在来的路上,唐东明给他讲述了一番上次来到乡下的所见所闻,好让他提前熟悉一下周遭的情况。

    舒展开胳膊腿,李婷玉扭过头环顾一圈,倒是没有看见那回好心载他们回村的大婶。

    若是能有她的帮助,寻找老秦定要轻松不少,只可惜匆匆一见,也没有留下姓名甚至地址。

    趁着时间尚早,三人顺着乡间小路朝着雷山村的方向出发。

    一路上,不少扛着锄头的村人对他们投去好奇的目光。

    八零年代的山村,即使通了大巴车,可依旧是处于相对闭塞的状态。

    好不容易来了几个城里人,村民们自然会向看待大熊猫一样看他们。

    而且唐东明还能从他们的眼神中捕捉到几分羡慕,但也过不了几年,整个华夏的乡村将会迎来一波长足的发展。

    步行约莫二十分钟的时间,熟悉的村口渐渐出现在了视野尽头。

    邵卫国背着一个旅行包,走了这么大半天,额头也涌现出一层细汗,“东明哥,这村子可比你说的要大上许多,保守估计有好几百户人家-->>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