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心里一动。

    还真是声呐,而且这个声呐看起来比自己现有的那个探鱼仪更加精密。

    眼下要做鲅鱼订单,出海捕捞鲅鱼,正需要声呐能精准找到鱼群,三艘船一艘配一部声呐,不仅能节省时间,还能提高捕捞量,正好能解决订单需要的大量原料问题。

    他蹲下身,仔细看了看声呐的接口和开关,虽然外壳有些磨损,但线路看起来没断。

    “三百就三百,我要两台。”林宇没犹豫,掏出钱递给摊主,小心地把声呐抱在怀里。

    梁永超在一旁看得惊讶:“你买这玩意儿干啥?这东西可不便宜,还不知道能不能用。”

    “有用。”林宇抱着声呐,脸上露出笑容,“有了它,以后出海捕鱼就不用瞎找了,能省不少事,说不定还能多捕点鲅鱼,正好给罐头厂供原料。”

    两人没再多逛,抱着声呐往车站走。

    阳光透过树叶洒在身上,林宇心里格外踏实。

    封口机的问题解决了,还意外淘到了声呐,接下来只要设备按时到位、工人熟练起来,那批罐头订单肯定能按时完成。

    ......

    两天后,二手封口机准时运到了加工厂,几个工人合力将机器抬进车间时,田芳也带来了好消息。

    跟罗老板协调的杀菌锅、操作台等设备,这两天就能陆续送到,生产线的筹备进度比预想中快了不少。

    而另一边,林宇和王大春也敲定了出海的事宜,三艘加固过的渔船加满了油,渔网、淡水和干粮都已备齐,只等一声令下就能出发。

    “这次去远海,最少得待半个月,争取多捞点鲅鱼,别耽误了罐头生产。”出发前,林宇站在码头,跟船员们反复叮嘱。

    王大春扛着渔网往船上走,咧嘴笑道:“有你买的那声呐,还怕找不着鱼群?保准让你满载而归!”

    清晨的雾气还没散,三艘渔船就缓缓驶离了港口,朝着远海方向开去。

    正如王大春所说,声呐派上了大用场。

    以往靠老渔民经验判断鱼群位置,常常空跑一趟,如今声呐屏幕上的波纹一有异常,撒网下去准能有收获。

    接下来的半个月,船员们几乎连轴转,白天跟着声呐找鱼群、撒网、收网,晚上轮流值班看守渔船,虽然累得倒头就睡,但看着船舱里堆得越来越满的鲅鱼,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劲。

    只要鱼获一满,就往回送,送回去之后再返航,如此往复。

    而村里加工厂也忙的热火朝天,田芳的管理能力非常强,因为赶订单,在附近的其他村子招了二十多个临时工。

    即便是临时工,因为待遇好,也有大把的人挤破头来做工。

    所以订单有条不紊的完成,半个月时间,订单也完成了一半儿,一切都挺顺利的。

    然而这天上午,阳光正好,海风也比往常温柔些。

    船舱里突然喊了一声:“小宇哥,不对!屏幕上有别的动静!”

    林宇赶紧跑过去,盯着声呐屏幕。

    原本只有鱼群的杂乱波纹里,多了几道规律的机械噪音,频率和自家渔船的发动机声完全不同。

    “是别的船?”王大春也凑了过来,皱着眉,“这么远的海域,除了咱这样的大船,一般的小渔船根本来不了啊!”

    林宇让船长放慢船速,拿出望远镜往远处眺望。

    没过多久,海平面上就出现了一艘渔船的影子,船身比自家的船大了一圈,船身上还印着日文标识。

    “是日本渔船!”王大春一眼就认了出来,当即就火了,撸起袖子就要喊人,“这不是咱国家的海域吗?这帮孙子敢明目张胆过界捕鱼!走,撞他们去,给他们点颜色瞧瞧,让他们知道这是谁的地盘!”

    旁边几个年轻的船员也跟着附和,抄起船桨就要往船边冲。

    林宇赶紧伸手拦住他们,语气冷静:“别冲动!现在不是闹事的时候。”

    他放下望远镜,跟众人解释:“现在咱跟日本的海域划定还在协商,两边都没松口,所以偶尔会在这一带遇到他们的渔船,不算稀奇。咱现在的要紧事是捕鲅鱼,要是跟他们撞上,先不说能不能讨到便宜,万一船坏了,或者被缠上耽误了时间,罐头订单怎么办?那可是给前线战士的补给,耽误不起。”

    王大春还想说什么,林宇又拍了拍他的肩膀:“咱犯不着跟他们置气,先把咱的活干好。等以后海域划定清楚了,再跟他们理论也不迟。”

    众人听林宇这么说,也渐渐冷静下来,虽然心里还-->>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