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巅 第八十五章 伟大发明!(单日12000字,跪求订阅、月票)(2/5)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分总计出手27次,虽然只命中了其中10球,但更多的三分出手,确实令他们给吉诺比利和帕克创造了更为广阔的进攻空间。

    邓肯本场依旧表现平平。

    全场总计只拿到16分10篮板2助攻1封盖。

    第四战赛后,在接受采访时,彻底松了一口气的波波维奇说道:“这就是篮球的魅力,我本以为我们已经接近出局,但现在,我们又和勇士回到了同一起跑线。”

    按照西部半决赛22111的赛制,接下来,被马刺连续两场攻陷魔鬼主场的勇士,将带着2比2平的系列赛大比分再次造访圣安东尼奥。

    从大比分2比0领先时的喜悦,到被马刺扳成2比2平时的错愕,湾区球迷始终在背后默默支持着这支球队。

    他们在这两场比赛里的表现不可谓不优秀。

    因为就连马刺球员都承认.甲骨文球馆的疯狂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但在回到主场后,勇士连输两场却是不争的事实。

    经过前两场的调整,马刺似乎真的找到了击败勇士的办法。

    第三战,马刺保持了由邓肯、霍里、鲍文、芬利、帕克组成的先发阵容。

    开局阶段,通过为鲍文、霍里、芬利设计的战术,马刺率先用三分球打开了局面。

    此时已经逐步迈入巅峰期的帕克,顺利接管了接下来的首节比赛。

    戴维斯在帕克面前具备模型优势,但面对帕克那变化莫测的突破,他却只能通过战术犯规来阻止。

    首节比赛,马刺不再寻求邓肯与帕克进行的“DP”挡拆,而是转而利用队友给帕克提供的进攻空间,给帕克制造了大量的单打机会。

    这是马刺在第三战上的第一个变化。

    秦岳与布朗不可能每个回合都协防到位。

    而且更何况,帕克的单打还夹杂了大量的中距离跳投?

    接着,在防守端,马刺也改变了他们前两战的思路,不再让邓肯逃避与秦岳的对决,而是直接派出邓肯对秦岳进行一对一防守。

    这正是邓肯在第三战与第四战技术统计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

    因为他几乎把所有的体能,都留给了秦岳。

    “勇士前两战总能打爆我们的防守,根本原因正是在于,我们没能有效切断他们其他球员与那位弥赛亚之间的联系。”

    马刺调整了他们此前两战总会选择考验其他球员的防守思路,并派出邓肯来对秦岳执行人盯人防守。

    除非必要,否则马刺其余球员绝不向邓肯提供任何保护。

    在NBA,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因为这意味着马刺将会在客观上造成秦岳“对位”打爆邓肯这位传奇大前锋的事实。

    这无关秦岳的进攻能力与邓肯的防守能力。

    简单来说,尽管从数据上,那些技术统计会证明秦岳“对位”打爆了邓肯。

    但在实际比赛中,邓肯除了会被秦岳拉扯到高位,并利用那令传统内线难以防范的攻击方式猛锤之外,邓肯还必须在绝大多数时间,独自面对秦岳与队友联手发动的进攻。

    这很可怕。

    倘若你把两边战术对调,邓肯照样能“对位”打爆于场上毫无保护的秦岳。

    事实上,在赛前给邓肯讲解这一比赛计划时,波波维奇与布登霍尔泽都有点心虚。

    因为倘若马刺无法成为这轮系列赛的最终赢家.

    那这便意味蒂姆-邓肯时代的正式终结!

    赛后,那些记者与球迷可不会管邓肯在比赛里为马刺做出了多少牺牲,他们只会在意秦岳趟平了蒂姆-邓肯这条长河,他们只会在意秦岳在“对位”打爆了邓肯的同时,并率领勇士赢下了这轮系列赛!

    “没问题,把他交给我吧,我想和他过招很久了。”

    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将,作为当今联盟最了解秦岳的那个人,邓肯怎可能会不知道,在一场五对五的篮球比赛中,在失去己方队友保护的情况下去独自面对对方的超级大前锋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但邓肯几乎毫不犹豫地便接受了马刺教练组的安排。

    因为,他是蒂姆-邓肯。

    第三战、第四战,秦岳分别砍下了38分和40分。

    在甲骨文球馆,在湾区球迷的见证下,甚至就连查尔斯-巴克利都在解说时说道:“王冠已经易主,勇士的弥赛亚已用连续两场比赛的对位表现证明了他才是当今联盟的首席大前锋!”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