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火交给了秦岳。
见状,霍华德在第一时间便紧紧贴住了秦岳。
这是小将军-约翰逊在冥思苦想了一个夏天之后,他认为能够限制住秦岳的办法。
也即是,利用机动性更好的三号位球员,来阻止秦岳从外线发起突破,并通过贴身缠绕来干扰秦岳的出手。
并在内线安排一名具备扫荡能力的中锋,以便随时补位。
秦岳的学长霍华德拥有出色的横向移动能力以及一双令人艳羡的大长臂,从理论上而言,他的确是小牛阵中最适合于外线负责盯防秦岳的那名球员。
但球场上,面对大力炸球后紧接着施展了拖曳步的秦岳,霍华德却是只得被迫中止了对秦岳的缠绕,并让出了一段足以令对方完成干拔的空间。
秦岳没有错过这一绝佳出手良机。
合球,抬手——在无比流畅地将篮球运送至最高点后,只见秦岳从容不迫地射出了这记三分。
唰——!
数值为什么永远只能作为参考?
ESPN,将目光转向今晚的特邀嘉宾蒂姆-哈达威,A-史密斯笑道:“嘿,蒂姆,能请你从专业人士的角度,来给我们分析一下弥赛亚刚才的这次个人进攻吗?我们都知道你是勇士队名宿,你可不能偏袒弥赛亚。”
闻言,哈达威笑道:“这次进攻,我只着重分析两个细节。第一个细节是弥赛亚通过大力炸球拉开了一段足够安全的运球距离,而第二个细节,则是他利用拖曳步成功调动了约什-霍华德的防守脚步。”
A-史密斯点头道:“在NBA,这两项技术动作并不罕见,可为什么.弥赛亚总能利用它们摆脱防守球员?”
对此,哈达威解释道:“弥赛亚有6英尺11英寸的身高和7英尺6英寸的臂展,伙计,你知道当他像个后卫那样施展这两项技巧时究竟有多夸张吗?”
怎么个夸张法?
首先是对抗级别。
秦岳是一名体重达到124公斤的重型四号位,因此,在他大力炸球的过程中,一般的防守球员根本就无法阻止他的暴力启动。
其次是运球幅度。
秦岳在施展拖曳步时的幅度远大于矮个后卫,所以只要防守球员的脚步被他用拖曳步调动,那接下来,在他合球的那一刹,他所获得的空间便会远大于那些矮个后卫。
而这两者一结合,便形成了秦岳在场上那令人绝望的错位优势。
简单来说,秦岳的身体硬件决定了,当他的技术属性超过某个阈值,那一旦他把技术与自身硬件相结合.
这二者所产生的化学反应,就绝不仅仅只是一加一等于二。
ESPN,在详细分析了秦岳刚才的技术动作后,哈达威补充道:“弥赛亚通过他那不可思议的人球结合,无限放大了他的身材所带来的错位优势。并且,他上赛季的三分命中率还达到了36.5%,这使得他在外线持球进攻的过程中更加难以防范。”
其实在这一刻,哈达威多少还是有点尬吹的嫌疑。
尤其是在他提到秦岳新秀赛季的三分命中率时。
36.5%——在当前时代,这一成绩绝对属于中上水平。
可.哈达威在提到这一数据时,明显忘记了秦岳那总能利用自身错位优势,所带来的轻松投篮机会。
比如刚才这记干拔,被秦岳用拖曳步完全摆脱的霍华德,甚至无法在秦岳投篮时对其施加干扰,因此,这完全是一记理论上的空位三分出手。
加上秦岳给对方内线冲击所造成的威胁,势必会导致防守方只得被迫在某些回合放他投三分
所以秦岳新秀赛季那高达36.5%的三分命中率,真的是一个很优秀的数据吗?
三分大赛,秦岳为何拒绝参加?
季后赛对阵马刺,假意用三分挑衅波波维奇的秦岳,为何最后杀死马刺的手段是他利用错位优势制造的内线强攻?
总决赛迎战热火,秦岳又为何增加了他往篮下硬打的频率,以及利用罚球线跳投来终结的次数?
难道不正是因为,秦岳很清楚他目前的三分还不够稳定吗?
除了某些手感火热,状态爆棚的夜晚,秦岳之所以能在新秀赛季投出高达36.5%的三分命中率,更多依靠的是他那远优于其他投手的良好出手环境。①
(①:为什么书里秦岳的三分给人的感觉总是一直在进?因为用集锦剪辑法来描写比赛场面,会着重描写精彩好球,并尽量略过打铁及失误)
当然,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