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太子武艺高强,那鬼魂更是悍勇骇人。一人一鬼在桥上斗得是几乎日月翻转,最后,鬼魂终于败下阵来。

  鬼魂消失之后,太子在桥头种下了一颗花树。这时,一名道人路过,恰好看到他在此撒下一抔黄土,为它送行,问:“这是做什么?”

  太子就了着名的八个字:“身在无间,心在桃源。”

  道人听了,微微一笑,化为一名身披白甲的神将,踏祥云,挽长风,乘光而去。太子这才知道,竟是恰好遇上了亲身下凡来伏魔降妖的神武大帝。

  诸仙神们在他上元祭游那一跃时便留意到了这名十分出色的悦神武者。这次一念桥头一见后,有仙家问帝君:“您看这位太子殿下如何?”

  帝君也答了八个字:“此子将来,不可限量。”

  当晚,皇宫上方生异象,风雨大作。

  在电闪雷鸣之中,太子殿下飞升了。

  ·

  但凡有人飞升,界都会震一震。这位太子殿下一飞升,直接让整个界抖了三抖。

  修成正果,太难太难。

  赋、修炼、机缘,缺一不可。一尊神的诞生,往往是漫漫百年路。

  少年时便羽化登仙的之骄子并不是没有;穷尽一生苦修百年都盼不来一道劫也大有人在;即便是等来了劫,过不了这一关也要死了,不死也废了;如恒河沙数般的,却是终其一生都庸庸碌碌、找不到自己道路的懵懂凡人。

  而这位太子殿下,无疑是上的宠儿。

  他想要的,没有得不到的;他想做的,没有做不成的;他想飞升成神,就当真就在十七岁那年飞升成神了。

  他原本就是民心所向,加上王与后思念爱子,下令为他在各地大力兴修宫观庙宇,开窟立像,万民朝奉。信徒越多宫观越多,寿元越长法力越强。于是,仙乐宫太子殿在短短几年之内风光无两,鼎盛一时,达到了巅峰。

  ——直到三年之后,仙乐大乱。

  ·

  大乱的起因是国主暴|政,叛军起|义。可是,虽然人间已战火四起,界的神官们,也是不能插手的。

  除非妖魔鬼怪越界侵犯,否则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试想,人间处处是纷争,人人均觉自己有理,要是谁都上去插一脚,今你帮你故国撑腰,明他帮他后裔报仇,岂非动不动就要神仙打架、日月无光?像太子这种情况,就更必须避嫌了。

  但他才不管。他对帝君道:“我要拯救苍生。”

  帝君坐拥千年神力,尚且不敢整把这几个字挂嘴上,听到他这么,心情可想而知。但又拿他没办法,道:“你救不了所有饶。”

  太子道:“我能。”

  于是,他就义无反关下凡了。

  仙乐人民自然是举国欢庆。

  然而,古往今来的民间故事早就竭力地向人们阐述了一个真理:

  神仙私自下凡,肯定没好结果。

  战火非但没有平息,反而烧得更加疯狂。

  也不是太子殿下没努力,可他还不如不努力。他越努力,战况越是一塌糊涂,仙乐人被打得头破血流,伤亡惨重,最后,一场瘟疫席卷了整座皇城,叛军打入王宫,战乱结束。

  如果仙乐本来还在苟延残喘,那么太子殿下就直接让它断了气。

  ·

  灭国后,人们终于突然发现了一件事:

  原来,他们奉为神的太子,根本没有他们想象得那么完美强大。

  难听点,可不就是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废物么?!

  失去家园和家饶痛苦无处宣泄,满身伤痛的百姓愤怒地涌|入太子殿中,推倒了神像,烧毁了神殿。

  八千宫观,烧了七七夜,烧得一干二净。

  从那以后,一位守护平安的武神便消失了,而一位招来灾祸的瘟神诞生了。

  人们你是神你就是神,你是屎你就是屎,你是什么你就得是什么。本来如此。

  ·

  太子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他更不能接受的,是他要接受的惩罚:贬谪。

  封禁法力,打落人间。

  他从就在万千娇宠中长大,从未受过人间疾苦。这个惩罚,等于让他从云端坠落到了烂泥地。

  在这摊烂泥里,他第一次体会到了饥饿、贫穷、肮脏的滋味。也是第一次,做了此生从没想过会由他去做的事:偷窃、打劫、破口大骂、自暴自弃。

  要多难看有多难看。颜面尽失,自尊尽失。连最忠心的侍从都没法亲眼看着他这种变化,选择离去。

  “身在无间,心在桃源”这八个字,在仙乐各种石碑牌匾上刻-->>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