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第82章:司空!与朕一同扶此山倾!(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依司空之见,应当如何是好?”

    曹操思索了片刻,拱手道:“陛下,臣以往为政时,多以仁善为主,巩固人心,时下乱世未定,许都百废待兴,的确不宜大张旗鼓惩处。”

    “臣建议,陛下先命校事迅速搜集与袁术往来之书信,用以震慑人心;而后找一日得闲,召集文武百官,当着众人之面,将书信焚烧,如此恩威并施,可以彰显陛下广阔胸怀。”

    “哎呀!”

    刘协听完大为感动,觉得妙极。

    连忙走下华座紧握曹操的手:“如此手段,司空真乃是朕的恩师也。”

    这计太妙了,刘协越想越舒服,连这种制衡的手段司空都肯教,他真是在盼着朕成为明君来拯救大汉。

    “哈哈哈,”曹操谦虚一笑:“那是太傅的活,微臣岂敢僭越。”

    你直接说是相父多好。

    “就从臣的府邸开始搜吧,以为表率,”曹操豪气坦然的说道,浑然不惧。

    刘协连忙拍他的手背:“这怎么行,朕岂会怀疑司空。”

    “没关系,我府上还真有袁术的信——他写来骂我阉宦遗丑的。”

    “这……”刘协一愣,旋即绷不住笑了笑:“好生无礼。”

    这袁术,真没礼貌。

    “陛下,臣来为你分析当下局面,”曹操命人拿来了地图,仔仔细细为刘协画出了九江四周的形势。

    经许泽一脚踏入庐江,已在九江的西侧旱路,南侧水路站稳了脚跟,接下来便是要重兵驻扎,日夜操训水陆兵马,一旦有变便可形成合围之势。

    “唯一要防备的,便是袁术大军进驻陈国。”

    “现在汝阴至陈国一线,正遭受袁术十万大军征伐,要看战果如何,”说完后曹操指向了九江东侧,道:“此地,丹阳、广陵交界,广陵乃是下邳国相、代广陵太守陈登领兵驻守,可与孙策对峙。”

    “这个孙策,乃是英雄人物,是孙坚之子,想必陛下应该听说过孙坚这个名字吧?”

    “知道,”刘协很有印象,当初那些诸侯联合讨董时,他从董卓口中听得最多的就是这个名字,一度将他逼得火烧眉毛、恨之入骨。

    并且将孙坚称之为恶虎、猛虎,足见其能。

    “陛下只需要以诏书调停陈登、孙策,并且对他大为封赏,譬如将其父乌程侯的爵位给他,再以诏书将吴郡、会稽、丹阳都封给他治理。”

    “孙策自然会在此三地经营数年之久,而且会脱离袁术。”

    “如此,袁术将会陷入孤立无援、四面皆敌之境。”

    刘协闻言点了点头,又问了很多问题,曹操均能作答。

    虽然陛下的求知欲很强,但是曹操从解答中便能窥到,眼前这位年轻天子,并无兵法天赋,每一步都不能延展深思、触类旁通。

    正因如此,曹操可以放心大胆的教。

    “好,好……”刘协在沉思之后,虽然还有很多事不明白,但却知道袁术已经将自己逼入了死局,但问题又来了:“既然四面皆敌,为何袁术还要反呢?他若是继续固守九江,数十万大军亦很难攻克才对。”

    曹操笑道:“正是因为放不下这数十万大军,他才不得不篡汉自立。”

    “只是左将军、后将军,即便开府能封赏多少人呢?假符节之权已不复存在,他许诺了那么多首领的身份、官位、功绩,如何实现?”

    “且不考虑那些袁氏名门、自身脸面、奢靡享受等事,单说这些因符节聚来的几十万兵马,若是不能满足,必会生变。”

    “而若是篡汉立国,哪怕不僭国而僭号,再以王公封百官,将文武封赏之后,犒赏三军,出征四邻,得些许领土振奋人心,若能得外援支撑数年,则大事可成。”

    “于是,人心便会如水流汇入大川,将此巨船托起,即可实现逆中求生,到那时想要剿灭他将会越发的难,因为他若能活,则世间人人都会效仿。”

    “这便是赌。袁术在走投无路之下,想赌天下诸侯之野心。”

    “陛下试想,若是他能赌赢,则各地皆自封为王公、伪帝,那他们一旦在境内自号治境,第一个要推翻的是何人呢?”

    刘协经好一番思路引导后,过了许久,才眼神惊忧的喃喃道:“是朕。”

    “不错,”曹操毫不吝啬的夸赞:“陛下当真圣明,连这一点都能看到,微臣也是思考了很久才想通。”

    大概思考了五个呼吸吧。

    此刻,曹操又引导道:“故此,陛下应当正大汉之-->>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